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水”相关记录5845条 . 查询时间(2.875 秒)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制备出具有可重构性的高坚固纤维素光子水凝胶(图)
纤维 光子 智能 光学
2025/2/22
2025年2月1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研究组(1824组)卿光焱研究员团队设计并制备出一种具有可重构性和机械变色性的高坚固纤维素光子水凝胶。该制备方法为制造坚固的光子水凝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其智能光学响应特性有望扩大仿生光子纤维素材料在医疗、能源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团队利用放射性铯示踪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影响(图)
核污染 辐射 放射
2025/2/22
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理清和预测福岛核污染水海洋扩散过程是科学应对其环境辐射风险的关键之一。发生于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福岛核事故是迄今为止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大的核事故。福岛核事故释放了大量的水溶性134Cs(半衰期2.06年)和137Cs(半衰期30.17年),其中部分直接排入海洋。研究福岛来源放射性铯的海洋扩散过程可以示踪和预测福岛核污染水在北太平洋及其边缘海的海洋扩...

中国科学院全球土壤水分站点空间代表性及影响评估有新方法(图)
土壤 空间 评估
2025/2/17
2025年2月6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曾江源团队在全球土壤水分站点的空间代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提出评估站点下垫面空间异质性的新方法。这一方法可以更好地探讨现有全球土壤水分站点在卫星数据产品验证中的可用性,为卫星土壤水分产品的有效验证以及未来土壤水分站点的合理布设与应用提供方法与依据。2月5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全球土壤水分站点的空间代表性及其影响因素》(Spatial ...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可注射超分子多肽水凝胶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免疫治疗(图)
分子 多肽 免疫治疗
2025/2/19
免疫治疗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疗效主要依赖于肿瘤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浸润。尽管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已获批准用于治疗晚期TNBC,但其疗效仍然有限。全身治疗引发的淋巴系统疾病及肿瘤中免疫检查点的上调,仍是亟待关注的重要问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出构建单层疏水碳点的动态界面以提高锌负极可逆性(图)
界面 电解液 反应 动力学
2025/1/8
2025年1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和朱凯月研究员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使用痕量碳点在锌负极/电解液界面处构建动态的疏水单层,以调控锌负极的双电层结构,从而改变锌沉积/溶解反应动力学,并抑制了水腐蚀,进而提高了锌负极的可逆性。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水化学和化学风化研究获新进展(图)
气候 水生 生态系统
2025/1/13
气候变暖背景下,冰川消融及水岩相互作用通过改变融水径流水化学成分和悬浮物输移,影响下游水生生态系统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冰川区岩石化学风化过程通过吸收/释放二氧化碳,影响气候变化。然而,目前对于较长时间序列的冰川区化学风化速率变化趋势和影响机制认识仍存在不足。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星学院马麦宁教授团队揭示叶蛇纹石脱水对俯冲带速度结构和水迁移的影响(图)
马麦宁 结构 矿物 地震
2025/1/10
俯冲带中的速度结构变化和水迁移取决于俯冲带中稳定存在的含水矿物组合。叶蛇纹石是俯冲带浅部的重要含水矿物,但到俯冲带深部,叶蛇纹石会脱水形成滑石、镁橄榄石和流体(含滑石的蛇纹石化橄榄岩),因此滑石是可以将水带到地球深处的候选含水相。

有“水体癌症”之称的蓝藻水华是富营养湖库常见的生态灾害,严重威胁水生态健康和供水安全。全球变暖背景下,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中营养湖库中,拉氏尖头藻(Raphidiopsis raciborskii)经常形成蓝藻水华(Jin et al., 2023. Water Research, 245: 120639)。拉氏尖头藻可分为无毒和产毒株系;其中,产拟柱胞藻毒素的藻株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东南亚。拉氏...

灌溉引起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尽管人们采用各种节水技术来提高灌溉水分生产力,但由于灌溉面积增长,灌溉耗水增长在全球各地普遍存在。我国作为世界上灌溉面积最大、节水技术应用最广的国家之一,厘清灌溉水在节水和灌溉面积增长下的变化趋势和增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12月12日,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邓蕾研究员团队,在生态环境领域顶级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发表了题为“Soil organic carbon increases with decreasing microbial carbon use efficiency during vegetation restor...

南京土壤所在海岸带水盐过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过程 生态系统 土壤
2024/12/24
揭示海岸带多尺度水盐过程是土壤盐渍化防控与障碍消减的重要前提。在以往研究中,多认为滨海地区匡围造成海岸线的前进与咸淡水界面向海推移,进而影响海岸带生态系统土壤盐渍化进程。然而在淤泥质海岸,对上述机制的证实与尺度效应的剖析尚缺乏系统研究报道。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底泥板结对洞庭湖沉水植物退化的影响机制及恢复取得新进展(图)
植物 水文 生态系统
2024/12/26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如大坝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湖泊固有的水文节律,使湖泊成为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生态系统之一。沉水植物作为湖泊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对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起重要调节作用。自2010年来,洞庭湖沉水植被退化严重,部分区域甚至消失,对湖区生态环境健康构成较大威胁。自三峡大坝运行后,洞庭湖水文情势巨变,旱季延长,落水期提前,使以前未暴露的湖底出露时间延长,在旱季出现了大面积的底泥板结...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保学院胡振宏教授课题组在土壤真菌对死木真菌群落构建的影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胡振宏 土壤 真菌 群落
2024/12/14
2024年11月27日,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胡振宏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在国际生态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Ecology》发表,论文题目为“Nutrient availability explains distinct soil fungal colonization of angiosperm vs. gymnosperm wood”。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
江西省赣江下游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
赣江 水资源 监测
2024/12/3
江西省赣江下游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是在2021年1月在全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中,在原宜春水文局的基础上成立,隶属省水利厅,由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具体管理的正处级分支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举办第四届水文化国际研讨会(图)
第四届 水文化 广西
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