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叶相关记录1699条 . 查询时间(0.406 秒)
植物叶片形态特征(叶相)和功能反映了植物在生理和生态过程上的功能适应,进而能指示当地气候。木本双子叶植物叶相特征和气候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古植物学家利用叶相—气候模型定量重建新生代陆地古气候。植物叶相特征通常在不同植物习性(常绿和落叶)中表现出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被认为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响应。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对植物叶相中的叶缘特征在不同植物习性中的变化以及对气候的响应展开了研究。然而,对于...
俯冲带中的速度结构变化和水迁移取决于俯冲带中稳定存在的含水矿物组合。叶蛇纹石是俯冲带浅部的重要含水矿物,但到俯冲带深部,叶蛇纹石会脱水形成滑石、镁橄榄石和流体(含滑石的蛇纹石化橄榄岩),因此滑石是可以将水带到地球深处的候选含水相。
叶能辉,现任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生导师,农学院水稻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团队负责人,2023年入选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曾获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人才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青年基金1项,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和湖南省各级项目7项。在Cell Research,Trends in Plant Science,New Phytolo...
2024年12月13日,亚林所生态修复团队解析了大气颗粒物对绿化树种叶际微生物组的影响,揭示了叶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对叶表面颗粒物的响应特征,以及叶际微生物增强植物叶片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潜力,为利用微生物改善植物健康提供借鉴。
生物入侵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迫切需要加强外来入侵种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为外来入侵种长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重要外来入侵昆虫刺槐叶瘿蚊(Obolodiplosis robiniae)原产北美东部地区,近20年来,迅速在欧洲和亚洲扩散蔓延,严重危害刺槐属植物,给当地林业生产和景观生态造成损失,同时也严重破坏我国园林绿化成果。从分子水平研究入侵种...
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对五种沿海绿化常用树种,即杨树(Populus deltoids)、女贞(Ligustrum lucidum)、中山杉(Taxodium ’Zhongshanshan’ )、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和夹竹桃(Nerium oleander)的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土壤有机碳积累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利用原位凋落袋方法,监测了270...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全球发病率约为2%。银屑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表皮增厚、表皮上层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表皮微脓肿和中性粒细胞大量募集造成的炎症性浸润等。在我国云南思茅地区,木豆叶[Cajanus cajan (L.) Millsp]长期被用来治疗多种皮肤性疾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战略植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团队研究发现木豆叶提取物(EXT)具有治疗牛皮癣的潜力,并在细胞和分...
2024年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司徒国海研究员团队基于物理增强神经网络,将训练数据的隐式先验与成像系统的显式物理模型相结合,提高了傅里叶相位恢复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以“Fourier phase retrieval using physics-enhanced deep learning”为题发表于Optics Letters。
粗叶榕(Ficus hirta Vahl)又称五指毛桃,为桑科榕属的药食同源植物,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其根部为浅黄色,有香气,富含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如黄酮类、苯丙素类和多糖等,这些成分在植物的抗病能力、适应环境变化以及药用价值上都扮演着关键角色。目前,对粗叶榕的基因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其特定药用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方面。尽管已有部分关于粗叶榕基因组的初步研究报告,但这...
全球塑料产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农业生态系统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微纳塑料(MNPs),对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形成潜在风险。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可以通过根部吸收和积累MNPs,但空气中的MNPs是否可以通过大气沉降在植物叶片中吸收和积累以及MNPs对植物的生态效应仍不清楚。
真菌是最大的异养生物类群之一,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叶表附生真菌通常共生或寄生在活体植物叶片表面,与环境和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动态交互作用,也因此成为指示过去生态系统和气候环境的潜力指标。它们以菌丝、子实体和孢子等多种形式保存在化石中,为了解地质时期的环境、气候和生态提供了独特的窗口。小煤炱目(Meliolales)是最大的植物附生真菌类群之一,其成员通常被认为是栖息在寄主植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团队鉴定到3个控制陆地棉叶绒毛的主效位点,并系统解析了其调控叶绒毛发育的遗传机制,为解析棉花表皮毛和纤维发育提供了新见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杂志(The Plant Journal)》上。
二氧化碳(CO2)和一氧化碳(CO)作为燃烧过程中最重要的产物,常被用作确定燃烧源的示踪剂。2024年10月11日,由于地区、燃料类型和燃烧条件差异,排放特性不确定性大。为了更精确地评估区域碳排放特征并降低源排放的不确定性,在背景站对大气边界层顶部的CO2和CO的长期监测尤为重要。2022年7月,大气物理研究所叶京博士等人在中国科学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海拔1128米),利用PICAR...
2024年9月27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王立平研究组在《科学》(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猕猴额叶皮层对空间序列信息的工作记忆编程》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训练猕猴在工作记忆中完成对空间序列的排序任务,发现了猕猴群体额叶神经元对时序记忆操作的表征与运行计算机制。
2024年9月27日,《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题为《猕猴额叶皮层对空间序列信息的工作记忆编程》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王立平研究组完成。通过训练猕猴在工作记忆中完成对空间序列的排序任务,发现了猕猴群体额叶神经元对时序记忆操作的表征与运行计算机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