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等离子体物理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78条 . 查询时间(4.375 秒)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在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驱动温室气体转化研究中获进展(图)
脉冲放电 等离子体 温室气体转化
2022/9/20
反场构型平面薄膜电爆炸等离子体电流通道
电爆炸薄膜 反场构型 电感模式 电流密度分布
2022/3/17
通过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手段, 以直流脉冲电压驱动的双环电极结构He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为例, 研究了电压上升沿时间对管内放电等离子体发展演化特性的影响. 随着电压上升沿的改变, 管内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区出现空心和实心两种放电模式. 上升沿为纳秒和亚微秒量级时, 以空心模式发展, 上升沿持续增加后转变为实心模式. 放电模式本质上受鞘层厚度...
本文利用流体模型对气压为266 Pa的氧气环境下空心阴极放电的放电特性及不同粒子的生成损耗机制进行了模拟研究. 模型中包含11种粒子和48个反应. 在该模拟条件下, 周围阴极所对应的负辉区产生重叠, 表明放电中存在较强的空心阴极效应. 计算得到了不同带电粒子与活性粒子的密度分布. 带电粒子密度主要位于放电单元中心区域, 电子和负氧离子O–是放电体系中主要的负电荷, 其密度峰值分别达到5.0 × 1...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叶宗标助理研究员(图)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 叶宗标 助理研究员 液态金属 等离子体材料
2021/11/19
叶宗标,男,1989年4月生,博士,助理研究员,专职博士后。2012年在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获得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18年在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于同年7月份到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工作。博士期间致力于基于石墨烯薄膜材料的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的研制,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液态金属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和相应部件研究。已在Appl. S...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付德君教授(图)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付德君 教授
2021/11/9
2021年10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项目材料综合性能研究平台200W@4.5K氦制冷机一次性调试成功。此套200W@4.5K氦制冷机是为超导材料、绝缘材料等研究提供冷量及液氦,能够运行在纯制冷模式、纯液化模式以及混合模式,满足材料性能综合研究平台低温测试的需求。低温工程与技术研究室历时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整机的设计、装配以及安装...
在自然界中等离子体通常是转动状态,因为粒子、能量和动量约束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等离子体旋转物理学对于理解等离子体动力学和动量约束必不可少。由于等离子体中现象的复杂性,导致等离子体旋转的机制不止一种,因此在实验室环境中研究假定的理论机制,可以有效的解决不同机制相互竞争的过程。在托卡马克中,无外部动量输入的等离子体内部或自发旋转已被广泛观察到。此外,当等离子体密度超过阈值时,等离子体的固有旋转会自发地...
近年来,先进仿星器磁约束聚变发展迅速。德国全超导大型仿星器W7-X最新的实验达到了和托卡马克相当的等离子体约束水平,成果于2021年8月发表在Nature期刊上[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687-w],这意味着先进仿星器有潜力成为实现聚变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准轴对称仿星器是一种更先进的仿星器位形,结合了托卡马克的优点,可使仿星器更加紧凑...
南方科技大学谷猛团队在电解水产氢领域取得系列进展(图)
谷猛团队;电解水产氢;南科大
2021/10/12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谷猛团队在电解水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相关论文相继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严力研究员(图)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 严力 青年研究员
2021/10/21
电化学双层电容器又称超级电容器,通过电解液离子在高表面积电极表面的可逆吸脱附来储能。由于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等电荷转移动力学限制,超级电容器可以极高的充放电速率下运行,具有达百万次的良好循环能力,使得它们广泛应用于储能领域。石墨烯理论上可具有550 F/g的比容量,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备受关注。然而目前石墨烯基材料的性能仍远远低于预期。一方面,石墨烯的量子电容已被证明在双电层电容的建立中起着关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