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环境工程学 PM2.5”相关记录89条 . 查询时间(0.053 秒)


2022年来,通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行动,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但关中城市群作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之一,秋冬季颗粒物污染和夏季臭氧污染仍备受关注。为进一步理解关中城市群大气PM2.5及臭氧长序列变化趋势,服务于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有必要针对近几年来关中城市秋冬季大气PM2.5化学组分及其相应的消光贡献,以及大气氧化性对PM2.5和O3...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关中农村冬季采暖期大气TSP、PM10、PM2.5和PM0.1等不同粒级黑碳棕碳光学特征研究取得进展(图)
黑碳棕碳光学 大气污染防治 棕碳颗粒 光性碳气溶胶
2023/8/12
关中平原地处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三大重点区域之一,污染形势复杂严峻,尤其关中农村冬季采暖期生物质燃烧和燃煤排放较高黑碳和棕碳颗粒,吸光性碳气溶胶对大气环境质量有显著影响,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极易导致区域大气污染。黑碳和棕碳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气候环境效应是当前大气环境研究热点之一,备受研究者关注,但同时针对总悬浮颗粒(TSP)、粗颗粒(PM10)、细颗粒(PM2.5)和纳米颗粒(PM0.1)中黑碳和棕碳光学...

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山西PM2.5平均浓度首次降至35微克/立方米(图)
空气质量 山西 PM2.5 平均浓度
2023/3/15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中国PM2.5时空分布格局及其暴露风险方面取得新进展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动态 化学物质
2022/10/24
PM2.5是指细颗粒物动态直径小于2.5μm,由多种复合物组成的从各种自然和人为来源排放的化学物质。PM2.5是一种对全世界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重要空气污染物,并已成为科学家和居民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PM2.5浓度的超标,严重危害了居民的生命健康。PM2.5污染在全球早期死亡率和残疾调整寿命的所有风险因素中排名第六,暴露于PM2.5会直接增加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

沈阳生态所在中国PM2.5时空分布格局及其暴露风险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化学物质
2023/7/9
PM2.5是指细颗粒物动态直径小于2.5μm,由多种复合物组成的从各种自然和人为来源排放的化学物质。PM2.5是一种对全世界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重要空气污染物,并已成为科学家和居民普遍关注的问题。2023年来中国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PM2.5浓度的超标,严重危害了居民的生命健康。PM2.5污染在全球早期死亡率和残疾调整寿命的所有风险因素中排名第六,暴露于PM2.5会直接增加中风、缺血性心脏...


近日,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进生研究团队在大气环境科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表题为Air pollution increases human health risks of PM2.5-bound PAHs and nitro-PAH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基于长三角地区(南...

2020年12月19日,首届“苏皖鲁豫交界区域PM2.5与O3协同防治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我校、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徐州市生态环境局主办,我校环境与测绘学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空气质量模拟与系统分析中心承办。我校副校长周福宝,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等来自苏皖鲁豫相关省市的生态环境部门、研究机构和高校的领导、专家和学者100余人参加论坛。

过去14年,环境空气中的PM2.5一直是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个重大环境和公共健康问题。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这两个地区都实施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然而目前还未有研究对这些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中国大陆的福建省和中国台湾地区(以下简称“闽台两岸”)地理位置接近且气候条件相似,在评估和比较不同PM2.5污染防治政策的有效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闽台两岸在过去14年实...
基于分光光度法测量PM2.5中铬浓度方法的设计与评估
细颗粒物(PM2.5) 铬 分光光度法 石英膜采样 过渡金属元素
2021/3/23
设计并评估了一种基于分光光度法以实现连续测量环境细颗粒物(PM2.5)中重金属铬(Cr)的测量系统。该系统工作流程为:用颗粒物采样器进行样品采集,通过酸化等前处理过程制成样品溶液,加入二苯碳酰二肼(DPC)进行络合反应;在长光程流通池(LWCC)中,用分光光度法对生成的有色铬络合物(Cr-苯肼羟基偶氮苯)进行吸光度测定;比对测定结果与标准样品标定结果,得出样品中铬的实际浓度。实验室测试结果和外场采...

采用“客观分区法”识别中国PM2.5污染分区(图)
客观分区法 中国 PM2.5污染分区
2020/7/2
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是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有效手段之一。识别大气污染在一定程度上的时空分布特征是进行精细化的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的前提条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葛宝珠和姚雪峰博士基于2013-2017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环境数据监测网1496个地面站点的细颗粒物PM2.5日均浓度数据,采用了包括REOF主成分分析、CAST和K-medoids 聚类分析方法,并自主发展了基于地理信息的类别修正模...

气象对华北大气PM2.5和臭氧污染影响显著(图)
气象 华北 大气PM2.5 臭氧污染
2020/5/11
2013-17年国务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开展全国环境6要素观测研究,但一直缺乏执行期间PM2.5和O3的区域污染演变与气象影响之间的系统定量研究。我所王跃思研究员课题组王莉莉副研究员,基于华北地区58个城市环境和气象数据,系统分析了2013-2017年PM2.5和O3区域污染演变特征,以及天气尺度环流型和局地气象要素对其的定量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这5年期间,区域颗粒物和臭氧污染此消彼长...

日前,由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林业生态研究室组织业内专家编写的《北京城市森林植被吸附PM2.5功能研究》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雾霾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最受社会各界关注和对人们健康和生产生活影响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我国雾霾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尽管其PM2.5浓度已从2013年的89.5 μg· m-3下降到2018年的51.0 μg·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