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土壤生态学”相关记录594条 . 查询时间(2.673 秒)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整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以“Mature biocrust-covered soil carbon fluxes are dependent on their types: Moss-covered soils still serve as sinks while cyanobacteria-covered soils b...

区域尺度量化绿肥稻田的土壤固碳效应(图)
尺度量化 绿肥稻田 土壤固碳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25/5/2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在稻田土壤中镉的迁移转化机制方面取得进展(图)
土壤 有机 电子
2025/4/26
在具有周期性淹水/排水特征的Cd污染稻田土壤中,硫酸盐还原菌在淹水期间可利用硫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生成还原性硫,其与Cd2+进一步通过化学沉淀形成相对稳定的CdS,降低Cd的生物有效性;在稻田土壤排水过程中,好氧条件可导致CdS被氧化溶解,增加Cd的生物有效性。在该厌氧-好氧过程中,Cd的迁移转化行为亦受多种环境因子如Fe和有机质的影响,但其环境化学过程与机制仍不够明晰。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在保护性农业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与作物产量影响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气体 土壤 环境
2025/4/16
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保护性农业(Conservation Agriculture,CA)包括减少土壤扰动、秸秆还田和多样化种植,作为一种可持续农业实践,已被FAO等国际组织在全球推广应用。然而,保护性农业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因气候条件、管理措施和土壤类型而异,其在全球作物生产体系中的减排增产效应仍存在争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红壤水稻土可溶性有机质转化潜力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红壤水稻土 可溶性 有机质 转化潜力
2025/3/11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亚热带生态所科研人员发现稳定的土壤生物网络促进了土壤生态多功能性(图)
土壤 网络 生态
2025/2/19
农业干扰作为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全球扰动和全球变化的驱动因子之一,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过程产生深远影响。农田是粮食的主要来源,世界上巨大的人口压力使人类不得不通过频繁地耕作、施肥和使用农药等集约化做法来增加粮食产量。这些农业做法导致土壤健康显著下降、土壤有机碳和养分流失以及土壤结构变化。然而,对于农业干扰如何影响土壤生物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以及土壤多功能性之间的关系人们知之甚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稻田节水灌溉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土壤 数据 应用
2025/2/24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361144876)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周丰教授、王旭辉研究员与英国、美国、德国、菲律宾等国学者在稻田节水灌溉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优化干湿交替灌溉提高了全球水分利用效率(Improved 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 irrigation increases global water productivity)”为题,于2024...

上海辰山植物园主编的国家标准《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颁布(图)
国家标准 表土剥离
2025/5/6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在沼泽湿地垦殖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和分子多样性影响方面取得进展(图)
土壤 有机碳 分子
2025/1/15
土壤有机质(SOM)的分子多样性被认为是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积累的关键因素,而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随着SOC含量的变化,SOM的分子多样性也可能会发生变化。然而,自然湿地开垦前后SOM的分子多样性与SOC之间的相关关系尚不清楚。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董智教授团队在《Catena》发表了题为“Agroforestry increases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especially in arid areas: A global meta-analysis”的研究论文。硕士生潘嘉琛为论文第一作者,青年教师吴其聪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丛志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山东农业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