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法学”相关记录19235条 . 查询时间(8.596 秒)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实施“三项计划”典型示范培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并印发《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三项计划”典型示范培育项目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三项计划”典型示范培育项目评选工作。
为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人心,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抓实抓好自治区民委与自治区妇联的《关于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合作协议》落地见效,2月20日,自治区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2025年首场报告会在自治区妇联机关举行,邀请内蒙古党校民族理论与政策教研部主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萨仁教授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 加强和...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读本》的出版,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汇聚磅礴伟力。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读本》的出版,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汇聚磅礴伟力。
2025年新年伊始,隆昌市铆足干劲,力推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项目建设,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门红”。
做优项目储备。成立项目储备申报工作专班,开展政策解读和项目谋划储备培训会,邀请专家讲解“两重”“两新”政策和专项债等最新政策支持方向、申报条件、程序要求等信息,通过微信、短信、现场调研等方式,“点对点”推送至企事业单位。2025年,储备政策性资金项目55个、计划总投资119.9亿元、向上资金需求30.6亿元。
赓续红色基因,保持文化活态传承。打造“博物馆—教育基地—社区陈列馆—村史馆”,全方位、多层面铸牢教育平台,讲好三交史,传承三线建设精神,讲述共同体故事。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自2015年开馆以来,已累计吸引全国各族干部群众290万余人次观展,在传承弘扬三线建设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好攀枝花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烙刻中华民族独有精神印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是活化非遗节庆。依托苗族踩山节、水潦彝族火把节等省级非遗项目,创新“民族工作+非遗活化+文旅融合”模式,编排《赤水河畔》《山之谣》等剧目60余部,开展祭花杆仪式、宝佤民歌会等沉浸式体验活动18场次,线上线下吸引60余万余名游客与各族同胞参与。
近年来,宣汉县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四化四着力”为驱动,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2025年,理塘县将聚焦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夯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经济转型之路,聚力发展“六型”经济,让涉藏地区县域经济实现转型蝶变。
打好“政治引领牌”,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持完善体制机制,制定出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进一步强化统战工作暨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等机制平台作用,先后组织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召开民族工作(项目)推进会8次,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牵头协调、民宗局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
2024年以来,淮南市田家庵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法治引领作用,紧扣中心工作与发展大局,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让法治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深学法治思想,厚植法治根基。
“无证明城市”助企减负。在全省率先启动“无证明城市”建设,全市共梳理审核政务服务事项3318项、证明材料6278个,已实现证明材料免提交5823个、免提交率92.8%。全市通过刷脸核验实现无感“免证办”13.8万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