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相关记录716条 . 查询时间(7.391 秒)

中国科学院遥感观测数据补全研究获进展(图)
遥感 观测 数据
2025/5/8
2025年4月27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峰团队在遥感观测数据补全研究领域获进展。该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通用补全模型——GDCM(Generalized Data Completion Model)。该模型基于时空卷积与注意力机制融合的深度学习框架,解决了卫星轨道覆盖间隙与云层遮挡导致的数据缺测问题。同时,该模型能够高精度重建海表温度、风速、水汽、云液态水以及降水率等关键海气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草地生态遥感团队在天然草原地上生物量遥感监测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天然草原 生物量 遥感监测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25/3/24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科研人员提出遥感科学研究的新体系
遥感 地球系统 辐射
2025/3/3
2025年2月27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究员张兵从遥感科学的物理基础出发,系统总结地物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并据此提出遥感科学的三大特性和五大效应。该研究成果以“遥感科学的内涵与基础性问题”为题发表于《遥感学报》。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SDG中心在水稻作物制图领域取得新进展(图)
作物 数据 遥感
2025/3/3
2025年2月24日,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研究团队绘制了2023年东亚10米分辨率水稻分布图,首次实现对中国省级水稻种植面积小于100,000公顷区域的全面覆盖。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研究团队在全球尺度遥感土壤水分产品时空填补方法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遥感 土壤 监测
2025/3/3
2025年2月17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究员曾江源研究团队在全球尺度遥感土壤水分产品时空填补方法对比与验证方面取得新进展。微波遥感是大尺度土壤水分监测的有效手段。然而,受卫星轨道约束和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导致微波土壤水分产品存在数据缺失问题。以往研究大多采用单一手段在特定的区域尺度上,对土壤水分产品进行填补,缺少对全球尺度不同填补方法优劣的全面比较与验证以及对填补精度影响因素...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科研团队揭示全球土壤水分站点的空间代表性及其影响因素(图)
土壤 空间 遥感
2025/3/3
2025年2月7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究员曾江源研究团队在全球土壤水分站点的空间代表性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取得进展,提出评估站点下垫面空间异质性的新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现有全球土壤水分站点在卫星数据产品验证中的可用性,并为卫星土壤水分产品的有效验证及未来土壤水分站点的合理布设与应用提供方法与依据。相关论文于2月5日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4项目在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年会上获奖
卫星导航 定位 北斗
2024/12/19
近日,在河南郑州召开的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一届年会上,由我中心牵头完成的“卫星导航定位实时服务与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广域北斗地基增强服务坐标框架动态维持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及参与完成的“地质灾害易发区GNSS地表形变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3项目荣获2022度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二等奖。我中心参与完成的“电力北斗时空智能职称服务体系建设及应用”项目荣获2022年...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2024年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果
专利 地理信息中心 卫星导航
2024/12/18
近日,地理信息中心对2024年度(截止2024年12月6日)获奖项目、发表论文、已授权的软件及专利、完成编制的标准等进行汇总统计显示,中心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奖3项。其中:“基础地理信息知识服务平台构建关键技术与业务化应用”和“自然资源三维时空信息平台构建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卫星导航定位一张网协同服务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项目获卫星导航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心作为参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