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水产学 >>> 水产增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产增殖学相关记录196条 . 查询时间(4.002 秒)
2024年11月9日至10日,我校校长、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宋林生赴福建开展菲律宾蛤仔苗种产业调研。宋林生一行先后走访了福建霞浦恒巽大来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中海东壁岛(福建)投资实业有限公司,调研了菲律宾蛤仔苗种工厂化繁育和垦区育苗的生产现状。
2024年9月14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湘农水产》2024年第11期学术论坛在文渊馆222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李创举研究员作题为《鱼类生殖干细胞移植技术及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党总支书记戴荣四主持,李军华副院长、肖调义教授等学院骨干教师及30余名硕博研究生参加本次学术交流。
2024年8月29日,我校校长、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宋林生带领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7名岗站专家,联合山东省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及岗站专家共赴乳山,调研乳山牡蛎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协同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乳山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本成,乳山市海洋发展局局长高胜欣陪同调研。
近日,研究生院根据《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办法(2021年修订)》(沈农大研究〔2021〕29号),经个人申报、校外盲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学校专家小组评审等环节,评选出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篇,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30篇,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32篇。我院4名博士研究生获评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名硕士研究生获评校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4名专业硕士研究生获评校优秀专业学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所)刘建康先生早在1944年就首次报道黄鳝(Monopterus albus)具有雌雄同体、先雌后雄的自然性反转特性(Liu CK, 1944; Bullough WS, 1947)。随后的研究发现超过1500种鱼类具有性反转现象。不同于人类中性别决定基因突变造成的性反转,也不同于爬行类中温度诱导性别决定导致的性反转,黄鳝的自然性反转有其独特之处,然而80年来,诱导黄...
2024年3月25日上午,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院长徐鹏教授应邀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鱼类基因组育种的探索和实践”的学术报告。该报告系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2024年第3期。
桂建芳:1956年6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鱼类学分会理事长、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创新多倍体银鲫和全雄黄颡鱼遗传育种技术路线,主持或合作培育水产新品种4个。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湖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等10多项科技成果奖。
2024年3月13至14日,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牵头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农业和淡水渔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高产高抗优质鲫鲤新种质创制及突破性新品种培育”“大水面生态渔业保护与利用技术”和“虾贝参蟹绿色优质养殖营养调控机制和精准饲料技术”3个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武汉召开。项目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的课题负责人和主要科研骨干代表等100余人...
最近,团队通过静水压休克处理法抑制黄鳝第一次卵裂中期染色体分离,诱导染色体组加倍,建立了人工诱导黄鳝四倍化育种技术。静水压处理的黄鳝胚胎孵化率为4.70%,胚胎阶段检测四倍化率达到23.33%。人工诱导的四倍体黄鳝可以存活并发育为成体,流式细胞术检测体细胞DNA含量、染色体计数和血红细胞核面积分析等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可以创制出四倍体黄鳝新材料。20月龄四倍体黄鳝性腺呈现精巢发育的特征,内部含有少...
2024年1月21日至22日,为促进江苏滩涂贝类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大连海洋大学校长宋林生一行赴江苏南通开展滩涂贝类产业调研。双壳类营养与饲料岗位科学家徐继林、苗种繁育与遗传评估岗位科学家张涛、养殖环境监测与修复岗位科学家蒋玫、滩涂养殖岗位科学家霍忠明、南通综合试验站站长吉红九等岗站专家及其团队成员,如东县县委副书记许金标、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殷淑芳、如东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12月23日,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暨签约仪式在潜江市举行。潜江市市委书记盛文军,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胡炜等出席。
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资源及产业优势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与人才优势,促进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进一步深挖黑龙江省渔业发展优势潜力,不断壮大渔业经济,助力黑龙江渔业振兴,2024年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水生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梁琼梁琼出席了签约仪式。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批准新设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等5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获批新设水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目前,水生所已有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产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近日,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赵金良、陈晓武团队在罗非鱼生殖发育调控分子机制研究方面获进展,相关成果在《细胞》旗下iScience发表。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邵长伟研究员团队通过创建工程化外泌体靶向递送功能分子(miRNA)至鱼体性腺,实现了对性别关键基因的精准调控。这是工程化外泌体在水产动物中的首次开发应用,将在水产动物基因功能精准调控及生殖干细胞靶向移植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