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 核燃料与工艺技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核燃料与工艺技术相关记录590条 . 查询时间(4.734 秒)
锆合金作为核反应堆堆芯的主要结构材料之一,在服役过程中会发生辐照蠕变和生长行为,严重影响其使用可靠性。预测锆合金的辐照蠕变和生长是保障反应堆安全运行的关键。本文聚焦于两类锆合金构件,包括压水堆用锆合金包壳管及重水堆用Zr-2.5Nb压力管,分别从宏介观尺度详细综述了其辐照变形预测模型。针对适用于包壳管的宏观经验模型及介观力学模型,分别描述了两类模型的特征,重点介绍了介观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
针对反应堆用国产ZIRLO合金,采用内加热方式在346.7 ℃、15.5 MPa、含650 mg/L硼和3.5 mg/L锂溶液的条件下开展腐蚀模拟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惰性气体脉冲熔融红外吸收等方法,对腐蚀时间为2、18、250 d的氧化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国产ZIRLO合金腐蚀氧化膜的主要晶体结构是柱状晶和等轴晶,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氧化膜外层柱状晶逐渐向等轴晶转变,导致晶界密...
组件的阻力特性影响堆芯不同类型组件的流量分配,对堆芯的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提高验证堆芯燃料组件特性的求解精度及效率,本文针对燃料区6类燃料组件中的两类进行模块式及整体式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两类组件的流阻特性,并用相同条件下的全组件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推广至堆芯所有燃料组件流阻特性预测,模块式所需计算时间约为整体式的1/6,但整体式三维数值模拟所得压降与试验结果吻合度高,误差较模块式...
针对乏燃料水池失水、乏燃料裸露的事故情景,通过实验研究了燃料厂房内空气自然循环及氢气分布的基本规律,得到了空间气体温度场及浓度分布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由于空气自然循环的热量输运作用,各区域升温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与外界自然对流通风的简单方式可显著减缓温度上升,实验24 h后加热元件温度低于490 ℃;喷淋则可迅速降低所覆盖区域温度,空间气体平均温度在喷淋后5 min内下降了100 ℃。氢气在空...
废包壳是水法乏燃料后处理工艺首端高放固态废物的主要来源,通常采用非破坏性测量方法进行整体测量并分析其中残余的U、Pu等感兴趣关键核素的量,传统方法中多引用组件的平均燃耗作为分析计算的输入参数。但根据反应堆运行经验,乏燃料组件和乏燃料棒中燃烧生成的核素及残余U的浓度呈非均匀空间分布状态,这一特性增大了废包壳非破坏性测量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本文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重建乏燃料棒中感兴趣关键核素的径向分布特...
We calculate diffusion and hadronization of heavy quarks in high-energy heavy-ion collisions implementing the notion of a strongly coupled quark-gluon plasma in both micro- and macroscopic components....
The Color String Percolation Model (CSPM)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hear viscosity to entropy ratio ($\eta/s$) of the Quark-Gluon Plasma (QGP) produced in Au-Au collisions at $\sqrt{s_{NN}}$ = 200 GeV...
Modern models of s-process nucleosynthesis in stars require stellar reaction rates with high precision. Most of the neutron capture cross sections in the s-process have been measured and for an increa...
在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堆芯和石墨反射层中,不可避免地含有少量杂质硼。硼杂质的存在及其燃耗会对反应堆的反应性产生影响。对于多次通过的球床堆芯,根据燃料元件的运行历史计算所有元件的硼燃耗,对于中子注量率差别较大的反射层,分区计算了硼燃耗。再采用微扰理论,计算燃耗过程中硼反应性价值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硼杂质燃耗很快,因此,硼杂质对反应性的影响降低很快。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pH、吸附时间、铀初始质量浓度、吸附剂用量、谷壳粒径、温度等对谷壳吸附铀效果的影响,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单位质量谷壳对铀的吸附量随铀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谷壳用量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pH=3、粒径为100~120目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在60 min基本达到平衡。在...
在过去33年中,国际降低研究和试验堆铀浓度计划已成功开发和应用了U3Si2-Al弥散型燃料。但由于U3Si2的抗辐照性能限制了它可能承受的运行温度与裂变密度,所以该燃料只适用于低功率密度的研究堆。U7Mo-Al弥散型燃料中的UMo颗粒与Al基体发生广泛的化学反应,将引起严重的肿胀与起泡问题。近年来,给U7Mo颗粒表面涂敷ZrN隔离层,获得防止反应的显著效果,使U7Mo-Al弥散型燃料有望应用于实践...
针对反应堆缓发超临界过程特点,本工作建立了物理、热工及热量传递模型,采用准稳态方法对缓发超临界过程反应堆平均通道单根燃料元件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某反应堆仿真平台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在功率变化不剧烈的反应堆动态过程,采用准稳态计算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出燃料元件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且本工作模型相对简单,计算速度快,对于反应堆动态运行研究及船用反应堆事故分析均有重要意义,对于反应堆热工...
为获取壳层O/U比约为2.25而芯部仍为UO2的预氧化活性粉末以进行UO2芯块的低温烧结试验,研究了UO2粉末在513 K下于静态空气中的氧化机制和动力学。结果表明:UO2粉末在513 K下氧化,可分为氧化前期和氧化后期;UO2粉末氧化后期绝对增重比率极限为0.489%;氧化前期反应速率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氧化后期反应速率受扩散控制;氧化前期,UO2粉末氧化属于缩核模型,UO2单颗粒单位面积上氧化...
针对超临界水冷堆组件,采用不同Pu含量的MOX燃料进行组件计算,得到不同燃料条件下的燃耗深度、功率分布因子、慢化剂温度反应性系数等结果,并对比分析在超临界水冷堆中应用MOX燃料与应用UO2燃料对组件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Pu含量MOX燃料间的性能区别。分析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水冷堆设计中,应用MOX燃料与应用UO2燃料有相似的功率分布,应用MOX燃料可以增加燃耗深度,并有良好的慢化剂温度反应性系数。经...
长直棒束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电加热模拟燃料棒组件。在通电条件下,各单棒间将产生一定的相吸相斥效应。为保证这种加热组件使用的安全性,本实验利用高速摄像机对由9棒束中各棒通电加热后产生的相吸相斥现象进行研究。可视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棒束通入直流电压后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移。通过高速摄像机的逐频播放,观察到当通电电压增加到85 V、通电电流为450 A时,棒与棒间最大偏移距离约为1 mm,且各单棒在通入直流电...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