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史学史 史学理论 历史文献学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世界通史 亚洲史 非洲史 美洲史 欧洲史 澳洲、大洋洲史 专门史 历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历史学 通史相关记录157条 . 查询时间(0.15 秒)
2025年3月19—21日,陕西省地方史编修学习观摩暨《汉中通史》终审会在汉中召开。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熊晖,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玉莲,汉中市副市长郑雪梅出席会议。各市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人及全省地方史编修试点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吴玉莲主持。
2025年3月10日,遵义市档案馆(市地方志办)组织召开《遵义通史》编纂工作推进会。会议在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行。馆长(主任)杨晏超及馆(办)相关人员,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党总支书记党会先、院长郗玉松、副院长余昊及《遵义通史》分卷主编魏登云、李士祥、杨永福等专家参加了会议。
2025年1月10日上午,《寿县通史》编纂体例与目录专家指导组评审会在安徽大学龙河校区主教教中516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寿县通史》编委会办公室主任王多好主持。
在欧洲中古史视阈中,拜占庭帝国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努力克服“西欧中心论”“西欧模式说”的影响,将拜占庭帝国史的研究置于整个欧洲地中海中古世界的大背景中,以拜占庭帝国“国家”为主要对象,从各种权力集于一身的皇帝及其王朝入手,到帝国发展的重大事件,突出拜占庭帝国政治秩序形成和发展主线的贯通性。
《温州通史》主要介绍了温州自明清易代开始至清朝灭亡的历史。1644年3月,李自成大顺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煤山。位于浙南的温州府由于与福建毗邻,被深深地卷入到鲁王、唐王(隆武)和郑氏集团与清军的战争之中,此后祸乱迭起,温州惨遭蹂躏达四十年之久。清军收复后温州迎来一个相对安定的历史时期。至康熙晚期,大规模的水利兴修使东部山麓平原和沿海平原的经济逐渐得到复苏。光绪初温州开埠,西潮涌入。面临历史...
近日,八卷本《中国宗族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2014年11月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多卷本《中国宗族通史》”的结项成果,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其中“辽宋夏金元卷”(47万字)由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王善军教授独著。
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2021年8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启动了贯通深圳古今的地方历史文献丛书——《深圳通史》的编撰工作。该丛书分为古代卷、近代卷、当代卷三卷,继2023年12月《深圳通史(古代卷)》出版后,《深圳通史(近代卷)》2024年2月由深圳出版社出版发行。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常建华教授主编《中国宗族通史》(八册)于2024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心主任常建华教授主编《中国宗族通史》(八册)于2024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由我国知名阿拉伯史专家王铁铮教授主编,共8种,包括《埃及史》《阿尔及利亚史》《利比亚史》《摩洛哥史》《突尼斯史》《苏丹史》《毛里塔尼亚史》《索马里、吉布提、科摩罗史》。
阿拉伯世界通常是指以阿拉伯语为主要语言、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位于亚非大陆交接地带的由22个国家组成的国家群。从地域上看,阿拉伯国家中有12个分布于亚洲,10个分布于非洲。西北大学王铁铮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团队,历经8年磨砺,推出了8卷本的《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具体包括:《埃及史》《阿尔及利亚史》《利比亚史》《摩洛哥史》《突尼斯史》《苏丹史》《毛里...
《中国鲁迅学通史》(6册),张梦阳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本书曾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共分上卷、下卷、索引卷。上卷:主要界定鲁迅学和鲁迅学史的概念和内涵,阐明研究鲁迅学史的意义以及本书的框架与要义;从宏观上描述作为20世纪中国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鲁迅学的发展史。下卷:从微观上透视鲁迅学研究的一些专题,对《野草》学史、阿Q学史、狂人学史、《故事新编》学史、杂文学史等主要专题学史进行学术梳理;对...
日前,由中国出版协会举办的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选揭晓,奖项设图书奖、音像电子出版物奖、出版科研论文奖三个子项奖,本届评选获奖图书100种、提名奖100种。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陈支平教授主编的《台湾通史》(六卷本)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汪高鑫教授主编的四卷本《中国经史关系通史》,于2022年9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173万余字,是迄今为止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经史关系史的多卷本通史著作,也是中国经史关系史研究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2022年5月7日晚,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国际关系研究院郑先武教授“经典悦读”《全球通史》课程围绕“全球统一性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表现”这一主题,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仙I-112教室举行线下讨论课。来自南京大学文理医工各个学科的本科生与历史学院部分硕博生参与了讨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