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院士相关记录738条 . 查询时间(0.218 秒)
2024年8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德元应邀来访辰山植物园,并作为“辰山学术沙龙”主讲嘉宾在辰山植物园科研中心二楼报告厅以“植物园与分类学”为主题,为辰山科研人员及参加分类学培训班的同行及学员带来了精彩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辰山植物园副园长黄卫昌主持,线上线下百余名科研人员及学生聆听了该报告。
低遗传多样性物种如何长期续存,一直是保护生物学关注的热点问题。雪豹(Panthera uncia)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山脉高原生态系统的濒危旗舰物种,其分布范围涉及亚洲12个国家,是全球栖息地海拔最高的大型猫科动物。目前野生雪豹种群数量估计为4,678–8,745只,其中约50%分布于中国;其野生种群仍面临栖息地破碎化、全球气候变化、人类干扰等持续威胁。然而,关于雪豹的种下分类、濒危历史、近交和遗传负...
2025年3月5日,资划所举办“耕地大讲堂”第六期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贵瑞以“地球系统科学视野下的宏观生态系统科学”为题作专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傅伯杰院士团队在全球旱区凋落物分解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Pattern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s in Global Dryland Ecosystems”发表在国际重要刊物《Global Change Biology》。
2024年12月1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赵进东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郑艳宁研究员应邀到水生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分别作了题为“藻胆体光能吸收传递及其调控”“光合固氮菌环境信号感知及其驱动的甲烷排放”的学术报告,两个报告系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2024年第29期。
2024年12月11日,万建民院士领衔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克隆了水稻穗粒数关键调控基因GNA,阐明了该基因通过与水稻穗型关键因子互作进而调控水稻穗粒数和产量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上。
H2N2流感病毒引起了1957年“亚洲流感”,造成至少200万人死亡,并在大流行后转为季节性流感病毒,但1968年后,该病毒逐渐从人群中消失,但其跨种传播及造成大流行的机制至今尚未清晰阐明。2024年11月21日,毕玉海团队和高福院士团队合作,发现了H2N2大流行病毒结合人源受体的新分子机制,预警了当前在家禽中流行的H2N2禽流感病毒的公共卫生风险。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11月19日在Natur...
2024年11月15日和5月16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沈建忠院士团队相继在《今日纳米》(Nano Today)和《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靶向脂肪组织的级联递送系统调节糖脂代谢以治疗全身性肥胖及其相关并发症》(Adipose tissue targeted sequential delivery system regulating glycolipid m...
2024年11月3日,微信公众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发布消息称,2024年11月1日下午,段树民院士签约仪式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理事会会议在松江召开。
槟榔种植业是槟榔产业的最前端和基础。近2024年来,海南槟榔黄化病的发生造成槟榔大面积减产、绝收甚至死亡,严重威胁槟榔产业的健康发展。多年来,海南槟榔黄化病病原不清、检测手段缺失以及传播途径未知造成了针对性防控手段的缺失,使海南槟榔黄化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2024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和王奇慧研究员团队在eBioMedicine 发表论文,题为Single-chain A35R-M1R-B6R trivalent mRNA vaccines protect mice against both mpox virus and vaccinia virus。团队针对猴痘病毒设计了一系列嵌合三价mRNA疫苗。
根际细菌影响植物生长。这些细菌既受到根分泌物自下而上的控制,也受到捕食者自上而下的控制,尤其是原生生物。然而,原生生物-细菌-植物三角关系中相互联系的背后机制仍不清楚。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是由谈家桢先生提议,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生命科学技术奖项,旨在促进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激励生命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2024年度第十七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共评选出18位正式获奖候选人,分别是“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候选人2位、“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候选人1位、“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候选人3位、“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候选人2位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候选人10位...
生物固氮是植物最重要的进化事件之一,一直以来其进化背后的遗传基础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能够进行根瘤共生固氮(root nodule symbiosis, RNS)的植物都分布在固氮分支(nitrogen fixing nodulation clade,NFNC)内,但固氮分支内固氮植物和非固氮植物均有分布,因此关于根瘤共生固氮的进化机制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目前关于根瘤共生固氮起源和进化存在三种假说...
抗生素抗性(Antibiotic Resistance, AR)对全球公共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长期以来,抗生素的滥用被认为是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土壤复杂的微生物互作关系可能同样对ARGs的迁移和扩散起着关键作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