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现代哲学”相关记录740条 . 查询时间(2.172 秒)
张申府是近现代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其生平出入于政治与学术之间,屡遭踬踣,学术成就遂为政治风云所掩,虽无暇著述,未成大书,然张申府首倡中西马三流合一,“我所思兮,一切皆实”,在哲学界自成一家。本文试寻绎其旨趣,恢弘其规模,发越其深心,揭橥张申府“万法唯实”的哲学精神。张申府明确将英国的罗素哲学命名为“唯实宗”,比拟为隋唐时期的佛教开宗立派之学。所谓的“三流合一”,在张申府看来,应当是以“实”为基础...
阳明四句教古今诠释评析
王阳明 四句教 良知
2016/11/14
四句教是阳明良知学说的核心宗旨,对其诠释和论争从其诞生那日起就开始了。对古今四句教之诠释的梳理,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今思想的变化。古人对四句教的诠释基本是在儒家思想范围内进行的,其宇宙观和道德观大体是一致的,其论争只是停留在表现形式上,即工夫和本体之争。而现代学者的诠释就呈现出了多元趋势,因为人们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学者之诠释大致可分为七类:工夫说、两层说、境界说、机体主义说或宇宙论...
价值新概念与唯物史观新境界
价值哲学 事实性价值 映射性价值 精神 生产
2015/5/11
现行价值哲学将“价值”理解为物对人的直接关系(包括需要、 效用等等) , 这是作为 物 与 人直接
关系 的“事实性价值”, 但最重要的价值不是这种价值, 而是“映射性价值”, 它由 人的主体将其所持有的社会关
系 的价值赋予客体对象而生成, 由 此形成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的价值纽带。 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就是价值世界的
生产过程。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 将其社会化的生命投射并凝结于产品 中 ,...
由“三个倡导”、24个字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隽永、言简意赅,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内涵。本栏目从今天起刊发系列言论,围绕其中的每一个范畴研机析理、解疑释惑,以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启示与借鉴。
时光流逝,岁月匆匆。1978年,贺麟先生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西方哲学拨乱反正的大型会议——芜湖“全国西方哲学讨论会”上,把盖有“自昭(先生字自昭)藏书”印章的、由格拉松编辑出版的《耶拿逻辑学,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简称《耶拿逻辑》)德文原著授予我,嘱我将它翻译出来,并说:“翻译此书有一定的难度,相信你能克服。”我心想一定不能辜负先生的重托。
接地气 强底气 养文气
接地气 强底气 养文气
2014/1/9
经世致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素有“内圣”“外王”“经世”“入世”“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主张和使命抱负。他们以民为本,以国家社稷为重,关心人民疾苦,积极体察民情,其中也不乏密切联系群众者。他们读书治学注重经世致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其中不少人是大学问家和大政治家。
中国道路:双重转型之路
双重转型 中国道路 改革
2014/1/8
厉以宁教授的《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对发展经济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中国道路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全新的理论说明。
重建“身份―权利―待遇”体系
身份 权利 待遇
2014/1/7
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了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但是,在现有城镇常住人口中,仍有数以亿计的农村流动人口未能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在未来一定时间里,将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如果他们仍然不能享有同城待遇,那么这种城市化效果是值得怀疑的。所以,必须真正实施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在《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3:走向包容、公平、共...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 收入分配 制度改革
2014/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当前,要在准确科学理解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在推进与贯彻落实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中,进一步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把听党指挥作为根本要求和首要任务
听党指挥 根本要求 首要任务
2014/1/7
习近平同志在接见全军党建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军队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也是对军队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今天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必须永远牢记这条经过血雨腥风洗礼、残酷斗争检验的历史经验,把听党指挥作为根本要求和首要任务,做到政治上坚定自信、思想上纯洁忠诚、行动上高度自觉。
在选人用人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 始终坚持 主体
2014/1/7
党员干部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主体,领导干部更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造就一支模范践行群众路线的干部队伍,组织部门肩负着重大责任。要把那些一心为民、群众公认的好干部选出来、使用好,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中就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制度
社会治理 现代化 关键 制度
2014/1/7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就是要形成一个政府、企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共同治理的格局。因此,各个治理主体的功能定位、职责范围、目标诉求都应落实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上。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制度建设
2014/1/7
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国家发展和进步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涉及的要素非常广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就目前而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部署,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内容,切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对《信史立国》一文的几点商榷
历史起点 结构 马克思主义
2014/1/7
《一个经典观念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关于“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见《北京日报》2013年9月30日17版;《信史立国》见《北京日报》2013年11月25日19版。
大师之外有大楼(图)
大师之外 大楼 大学
2014/1/7
近年来在评价大学时,论者往往会引用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并且大多是用此话来批评当今的大学纷纷建大楼。不过梅贻琦此话的本意,只是强调大师对于一所大学的重要性,就轻重缓急而言,大师应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大楼一时没有还可以克服,而要是没有大师,就不成其大学了。但他并没有将大师与大楼完全对立起来,更不意味着大学有了大楼就不能出大师,或者将大楼拆了大师就应运...